展出主題: 民主 人群 經濟 教育 運動 藝文


台灣原住民 台灣外省人 異人在台灣 台灣人在台灣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原音之美:文化記憶的歌聲

在台灣的南邊,有個美麗的薩沙拉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達比利斯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芝荖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東邊,有個美麗的馬蘭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 阿美族 美麗的部落I-ti-ni

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八強 的漢族民間音樂,甚至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型式。
                                                  --- 史惟亮 教授

台灣民謠中.原住民民謠的數量之多是驚人的。
                                                  --- 許常惠 教授

從日出到日落, 山間一遍又一遍傳出的歌聲,不只是原住民表達生活的方式,也承載著文化的靈魂,隨著歲月的更迭,也洗鍊出這群島嶼居民的生命力。這些高亢的音調,是台灣美麗的原音。

台灣原住民是一個很愛唱歌的民族,常常在聚會時能唱出一種屬於分享的情感和記憶,這樣的歌有很強的穿透力,反映出他們生存的處境,也反映出所處的時代背景,無形中用音樂寫下了許多歷史。在原住民的文化生活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而這些原住民歌曲都是有著基本旋律的即興歌唱,相當生活化,沒有一個很固定的音樂形式。

若以一句「原住民音樂」來概括,其實就扼殺了原音文化的豐富性。事實上,不管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各族之間的發源、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往往有著很大差異,屬於各個不同的族群。在粗淺的概念上,我們或許有些微的印象,然而就在泰雅族的吟誦、賽夏族的祭歌、布農族的泛音之間,我們真正認識的,還太少太少。


【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
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

台灣原住民歌謠內容豐富,然而受限於記載者的能力,文獻中多半只留下歌詞部分,鮮少關於音樂本身旋律的記載,歌謠曲調的傳承,僅能仰賴口傳的方式保存。然而,隨著前輩耆老們的逐漸凋零,以及原住民語言的消逝,許多珍貴的歌曲已面臨失傳的危機。

為了保存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由台灣師大音樂系教授錢善華所主持的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其工作團隊在林道生、洪國勝,以及豐月嬌老師的協助下,與排灣族原住民及台東巴奈合唱團合作,陸續完成多首排灣族與阿美族傳統歌謠的典藏,包括檔案數位化、歌謠採集、樂譜重製與數位化、詮釋資料撰寫、田野調查影音全紀錄、網站規劃與建置等。

原住民音樂

「計畫重要的在於保留此一世代的歌曲,保留這一代的生活經驗和特色。」錢善華說。就如同之前所提,在原住民即興的唱和當中,保留了每一個世代對於歌曲不同演釋的方式,也表達了那個世代的共同記憶。從收集阿美族與排灣族的傳統歌謠開始,將之詮釋翻譯,並利用編譜軟體,完成五線譜與簡譜的製作與校正,力求建置最完整、正確的原音歌謠典藏。希望透過數位的保存及網路的傳遞,讓一句一句自然的原音,傳到世界各地,賦予這些可能消逝的樂曲,一種新的可能性。


【阿美族豐年祭】

1986年宜灣阿美豐年祭(Ilisin)剪輯帶
本片為1986年07月17日至24日舉行之宜灣阿美族豐年祭(Ilisin)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影片內容從17日的「漁撈祭」開始,包括準備日當夜由部落男子年齡階級組織歡迎神靈到來之「迎靈祭」、部落男性成年禮;全部落一起歌舞宴娛神靈的「宴靈祭」、讓部落中青年男子表達愛意的「情人之夜」;以及完成豐年祭儀式的婦女組歌舞「送靈祭」、青年男子「漁撈祭」慶祝晚會。
拍攝地點:台東縣成功鎮宜灣部落
執行計畫: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
事件時間:1986年07月17日~1986年07月24日


【排灣族五年祭】

1988年土坂排灣五年祭(Maleveq)及大社婚禮剪輯帶

本片為1988年台東縣達仁村舉行之排灣族婚禮及五年祭全程錄影之精華剪輯。影片內容包含02月在三地鄉大社村的許竹生、馬双貞排灣族婚禮過程。以及10月18日由遮蔽禮開始至28日解除遮蔽禮的五年祭儀式,此剪輯帶為五年祭主要祭日(10月25日)之實況錄影剪輯。
拍攝地點: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及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
執行計畫: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
事件時間:1988年02月16日~1988年10月28日


【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影片簡介:1930年代由日本學者錄製的噶瑪蘭與凱達格蘭族的記錄片及錄音,以及這兩個族群的當代生活面貌。


【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

影片簡介:1936年11月下旬,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講座」(現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前身)教授移川子之藏與助手宮本延人同行前往新竹五指山區的賽夏大隘社進行調查,並以16釐米攝影機生動地紀錄下延續數天的大規模祭典活動Pas-taai(巴斯達隘,矮靈祭),包括在祭屋上掛芒草結、用杵臼打糯米糕、製作Kirakil舞帽、在祭場中的儀式歌舞、娛靈、送靈、伐榛木、墮稍、毀架等過程。跨越了七十年的荏苒歲月,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僅讓多年前的賽夏祭典得以重現,也將帶領觀者一同經驗與感受當時的儀式情境與神聖氛圍。


延伸閱讀:
96_原音之美_數位年代專刊
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跨世紀影片中重現的過去─1936年的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
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
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  Top  ↑ 


《台灣外省人》

回憶地圖:典藏外省人的生命記憶

封存多元的生命經驗

記憶如何被封存?這問題不再是個大哉問。透過數位相機、掃描器等新科技的使用,讓生命經驗中的剎那,輕巧地被封存。封存什麼?不只是實體的物品、不僅只是珍貴的寶物,而是包括更多元的生命體驗。例如,創作的文字、家書,又或是照片,將它們掃描成為電子化文件,並且將文件集結在更大的電腦資料庫裡。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非常特別,不同於其它計畫典藏物質文明的實體物品,而是透過典藏技術,捕捉到「此曾在」(註)的生命活動。如果說,人是生命長程裡的過客,那麼,這些時光是如何雕刻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又成為一張什麼樣的地圖呢?在這典藏計畫裡,蒐集了「外省女性創作書寫」、「家書及返鄉照片」的過程,一片片地為我們拼湊出一張又一張的生命地圖,正因為這些地圖來自於多數不同人的獨特生命經驗,而能夠顯現出台灣外省人生活的多元性。

台灣外省人
圖說:1991.5.2首次返鄉的高秉涵(左一)與堂爺高三亂(右一)在熱淚中重逢

多元化的「常民」觀點,著眼公眾議題

「過去對於外省族群,存在刻板印象,多半是菁英或說是統治階層的觀點。這次的計畫,希望將一般民眾對於外省族群的印象,拉升至強調『人』的部分,以抽象層次來說,就是『常民』。」「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資料庫」計畫主持人張茂桂先生(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侃侃地説著,他強調「常民」的觀點,即關切外省人不只是一個分類的形式或是政治類別,外省人當中有老、少,男、女,不只有外省老兵。因此,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記憶資料庫裡,期望呈現出對「外省人」能有更多元化的瞭解觀點。

培力文史工作者建構與解構「外省人」

計畫執行過程裡,有一重要目的:培力(empowerment)的功能。

什麼是培力?簡單地解釋,就是「人」不再是被當作蒐集的資料,人本身所提供的資料,同時也透過蒐集的過程,創造能夠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以外省人計畫蒐集外省女性寫作的作品為例,她們書寫自己對於組織家庭的種種回憶,潛在地與讀者分享想法,是會帶入書寫過程。過去在外省家庭裡,女性長期被排除於公共事務的討論之外,在此藉由書寫喚起「她們的」回憶,幫助身為書寫者的女性,訴說平日無機會被知曉的那些美好或是甘苦記憶。

台灣外省人
圖說:民國40年代,新竹東門城上有「反共抗俄、解救同胞」的標語

剎那,甜蜜或者是約束

返鄉探親、魚雁往返一封封的家書訴不盡念鄉之情,又或是透過書寫,追憶戰火下流離來台組織家庭的記憶。這些私密、個人的生命經驗,它們所指示的共同議題,不啻是對於「家」的描繪—想「家」、返「家」、我在台灣的「家」。

返鄉照片不僅是蒐集照片,也典藏個人的往事記憶:三十多年前,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返鄉的旅程充滿了雜音。不少老兵自舟山群島撤退來台,在台灣居住了將近半個世紀,這群在台灣被喚作「外省老芋仔」的人,在多年後等到機會能夠返回舟山市,卻不被稱作舟山人,而被稱為「台灣老頭子」。外省人在台灣居住的歲月裡,內心牽掛記憶中的家鄉,返鄉後在地人認可,又成了另一種衝擊。這般離散的時光,透過數位典藏技術,封存記憶中生命的想望。

台灣外省人
圖說:黃璽恩拍攝曾經征討沙場多年的譚力飛伯伯宣揚三民主義的身影

「『外省人』一詞,原本並非一種自稱,而是他稱,但是,在台灣卻逐漸變成一種自稱」,這典藏計畫除了展示外省人生命經驗的多元、豐富特質,建構外省人的存在,但也同時逐漸在解構外省人的存在。用最簡單地方式理解外省人,就是「人」,意義不只停留在不確定的「本省」與「外省」類屬上打轉。我們要進入外省人的生命經驗,但同時想像與試圖體驗外省人與常人一般的生活樣貌:思念家鄉、戀家;得以讓我們也瞭解常人生活的情感如何錯置在歷史發展中。這是一段發生在台灣本島的歷史,外省人也都是「常人」,都是「我們」,我們也都是「他們」。這樣的想法漸漸清晰,不再混沌幽暗。

台灣外省人
圖說:薛繼光拍攝舟山老兵王長根返鄉定居時,前往參加兒孫婚宴後,獨自住處的身影


註:
「此曾在」是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用語,主要指示了照片的存在功能。在一張照片中,對象對我顯現的「所思念」是照片的指涉對象,以巴特的用語,稱作「此曾在」(ça-a-été)。「此曾在」這是一個事實(c’estun fait.),它所指的就是:必有一真實存在,且存在於過去的時空。相對於此曾在的「所思」以及「能思」(能思便是所謂的自我意識活動)是取決於情感、欲望。我的情感欲求的對象透過捕捉曾經是事實,在現今卻是不在場的過去真實。

延伸閱讀:
96_回憶地圖-典藏外省人的生命記憶_數位年代專刊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  Top  ↑

《異人在臺灣》

「異人」指的是「來自異地的人們、異鄉人」。臺灣,一個遺世孤立的海島,這個島上的人民多是從異地遷入的,因此我們也都曾經是「異人」。到此為止,「異人」的定義,從「異於臺灣原住民的臉孔」漸漸轉變,因為臺灣住民已經不再只有原住民,更還有曾到過島上的「異人」們及其後裔。「異人」的定義隨著新住民的融入以及後繼者的到來,不斷更新。

主題介紹:

撼天動地:八田與一 (日本 / 工程技師)

八田與一於一八八六年出生於日本北陸石川縣,最初擔任總督府土木部土木調查,隨後在濱野彌四郎麾下進行台南自來水道的工程建設。設計結束後,八田與一受命走訪臺灣中南部尋找適合水力發電的地點。在訪察途中,他注意到嘉南平原缺乏穩定的水源而農產量不足,於是提出意圖一舉解決洪水、乾旱、鹽害,並灌溉七萬五千甲的官佃溪埤圳計畫。而後在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的決策之下修改為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出資,同時修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灌溉整個嘉南平原十五萬甲的龐大計畫。經歷了十年的努力,在一九三○年完工並順利儲水灌溉,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水利設施,從此改變了臺灣嘉南平原的農業環境,而隨之推行的三年輪灌制度亦改變了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

收藏Formasa:梭德Hans Sauter(德國 / 生物學家)

梭德一八七一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於一九○二年三十一歲時來到臺灣,在崗山擔任高中教員,首次採集椿象、蚜蟲等半翅目昆蟲;一九○五年梭德再次來臺,居住於高雄及安平等地,以埔里為基地採集蛾類與蝶類,足跡幾乎遍布全島。他將大量的採集標本寄贈或出售給歐美各地的博物館與研究機構,包括 Embrik Strand、David Starr Jordan、Cushman, R.A. 等各地的研究者整理了得自梭德的標本之後,將這些生長活躍在福爾摩莎的新物種公諸於世,已知總共發表了超過三百篇的文獻。 為了紀念梭德採集昆蟲與動物標本的貢獻,數種台灣的昆蟲與動物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梭德氏赤蛙、梭德氏草蜥、梭德氏薄翅天牛等等。

一曲夜來香:李香蘭 /山口淑子(日本 / 歌手、演員)

本名為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於一九二○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煙台,一九三七年十七歲時展開演員生涯,對外以中國籍的身分參與滿映、東寶、松竹、華影等電影公司多部電影的演出並錄製唱片,她所演唱的〈夜來香〉、〈蘇州夜曲〉、〈何日君再來〉等流行歌曲受到了極大的迴響,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李香蘭 / 山口淑子雖是日籍但於中國成長,在國家的意志之下,隱瞞自己的出身而演出宣揚日中親善的電影,跨越兩個國家的歸屬感使得她對於自己的複雜身分和認同產生迷惘,也象徵了當時的縮影。

誓與台灣共存亡的白團團長:富田直亮 / 白鴻亮(日本 / 軍事顧問)

富田直亮中、日戰爭期間擔任日本「支那派遣軍」第二十三軍參謀長,官拜少將。戰後,在前司令官岡村寧次號召下,加入一個秘密的軍事顧問團,由國民黨政府聘用,擔任團長,由於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也因此被稱作白團。自1949年至1969年,白團曾協助國軍的中、高階軍官與部隊的訓練工作,白團也曾參與策劃國軍反攻大陸的作戰計畫與模擬演習。1969年白團解散,但富田直亮則繼續擔任軍事顧問,1979年返國休假時在東京逝世,在台服務時間長達30年,對台灣現代軍事體制與訓練的建立貢獻良多。

穩固戰後台美關係的外交使節:藍欽(美國 / 外交使節)

1949年並無中國經驗或語文訓練的他被派駐到中國擔任駐上海總領事,國府撤台後轉任駐香港總領事,1950年8月改駐台北擔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暨公使,適逢韓戰爆發國際局勢丕變,他積極建議美國將台灣納入東亞的反共防線,扶持成為與共黨對立的「自由中國」,1953年藍欽正式受任名為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直至1958年1月離開為止,為美國駐台任期最長的大使。藍欽的外交工作雖總以美國利益為前提,但他時常也設身處地的為台灣爭取美方的支持,也因此在台灣領導高層間建立了極佳的信賴關係,在改善台美關係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磯永吉(日本 / 學者)

1912年來到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1914年升為技師,從事稻米等作物品種改良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投入在新品種稻米的培育,直至1918年,新品種的稻米終於在台灣培育成功,其中又以「台中65號」品種的種植效果最佳,1926年,台灣總督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的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中,正式將成功栽培的新米種命名為「蓬萊米」,取其意是產自於「蓬萊仙島」台灣的優良稻米。在研究出蓬萊米後,磯永吉繼續針對台灣經濟作物進行研究推廣,教導農民在稻作休耕期間,有效利用農地,種植甘薯、亞麻、煙草等植物,增加收益,也幫助農民改善生計。

延伸閱讀:
CCC創作集
異人的足跡

↑  Top  ↑

《台灣人在台灣》

天上記憶,人間典藏

1998年與2000年,人類學家潘英海先生與田野工作團隊,曾數次赴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進行西拉雅族夜祭的影像拍攝。夜祭活動蘊藏了平埔族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是村人精神延續重要的象徵儀式。

2009年8月,小林村幾從地表消失。村子曾經存在的軌跡、村中人們的記憶,是否也會如風中殘燭般消逝?或許,問題的答案並不悲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除了以人類學觀點協助檢視風災重建政策,更釋出潘英海教授小林村影像典藏,作為重建與文化復振的記憶基礎。

人類學與原住民族群間的倫理、詮釋權爭議,在1980年代之後的臺灣始終不曾停歇。不過中研院民族所釋出小林村數位典藏,其意義並非加諸小林村民一套硬性且屬外來的文化典範;更在提醒臺灣社會,在大自然的怒嚎前,我們所熟悉的文明與記憶,也可能十分脆弱。0與1連接而成的記憶,將可協助臺灣,打造出一條通往下一個時代的道路。

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1998小林夜祭(潘英海拍攝於1998,高雄,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收藏)

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2000小林夜祭(潘英海拍攝於2000,高雄,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收藏)

2009年8月,那個狂風驟雨的週末,一場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侵襲臺灣。經由傳播媒體與網際網路,嚴峻災情撼動了全臺灣人心……身為公民的一份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團隊成員,也在各自角落聚沙成塔,克盡微薄心力。例如國家型計畫電子報,就協助公共電視與紙風車劇團,刊登救災募款與災後義演的新聞,希望透過新興網路媒體力量,略略減輕受災同胞創痛。

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協助災後義演新聞散佈

如何有效統籌外界的捐輸與救災人力投入、提升救災效率,讓災民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援助?恐怕是更值得政府與全民關注的問題。一群來自中央研究院的志工,就以資訊專業投身救災。八八風災後,志工迅速深入高雄縣災區,運用Sahana災害救援系統架設資訊服務站。不只減輕傳統通聯體系負擔,統整災區所需物資種類、數量、人力,進行物流倉儲與人資管理,Sahana系統更讓新進志工,迅速瞭解他們即將面對的任務、做好心理準備。時序至今,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等公民新聞記者的報導,亦持續關心災後復原等重要議題。 災難的幽暗深谷,也能見到人性悲憫之心,藉由科技獲得實踐。或許,身處對「進步」充滿問號的二十一世紀,科技也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重新找到適當而積極的定位。

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南臺灣的空前災難, 地理資訊系統反映近年來降雨量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歷史學家經常慨歎,人類從歷史學到的最大教訓,便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但是,「現在」正是「過去」的累積。如果放慢腳步,謙卑地從過去的歷史記取教訓,或許我們能夠有機會避免錯誤、挽救更多生命。

至少,因為數位與網際網路的力量,歷史經驗不再深埋於書堆或庫房之中,而是在隨手可觸可及的所在,等待著慧眼鑒往、知來。

鑒往、知來

公元1803年,大清嘉慶八年九月,河南衡家樓。

此時的黃河洶湧,「登時過水三十餘丈」。黃河,此刻並不是什麼民族母親的河,而是一條奪人家產性命的大水。從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清代「衡工檔」,歷史學家可以清楚追尋,當時清廷對於黃河水患救災與水利工程處理的反應。檔案中「朕宵旰繫懷,無時或釋」,揭示了公僕在面對社會危機時,所應抱持的責任感與胸襟。

公元1959年,臺灣。正是八七水災肆虐中南部的時刻。

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美國海軍直升機登陸艦西提斯灣號援助影像, 台影新聞史料(2008數位化)341卷,國家電影資料館收藏。

臺灣省電影製片廠工作人員深入災區,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紀錄。美國海軍直升機登陸艦西提斯灣號(USS Thetis Bay, LPH-6),奉令自香港兼程趕赴災區。美軍動員十三架直升機,協助運補任務;艦上膳勤兵更是「全體加班、特為災民趕製麵包,烤好的麵包裝入紙箱,從廚房送上甲板,搬入直升飛機……」看完國家電影資料館影音典藏,再對照2009年八八風災時的外援爭議,撫今追昔,慨然良多。

弭平城鄉落差,e-Learning任重道遠

八八風災,重創扮演社區網路中心角色的災區學校。原本就已存在的城鄉數位落差鴻溝,是否會因這場無情禍水更加擴大?數位學習,是否能在重建中扮演積極角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發起了「高雄縣偏鄉教育重建、打造e化創新教室,縮短數位落差」專案活動,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邀集十多家「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聯盟」廠商與學習硬體業者提供資訊教學設備,並募請北一女中、師大附中等學校師資與志工提供內容和資訊面的關懷,薈萃群力協助六龜國小與荖濃國小建置「智慧教室」,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進行「北師南送」,陪伴災區學童一起學習、成長。

這項專案也同樣透過廣泛的數位學習主題安排,協助災區學童認識都會生活與資訊科技,掌握面對未來的知識與技能;例如「小朋友理財課程」,孩子們就學到利率、存款的基本概念,以及ATM操作的技巧。

孩子們對於智慧教室與資訊科技,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導入遠距教學與數位教學方案,學童的學習熱情也更顯高漲。六龜國小高年級的小朋友在上完課後表示:「現在都會很想要來新教室上課,不管數學公式、看時鐘、雞兔同籠等公式,透過電子互動看板的教學過程,變得超簡單,再也不會有數學恐懼感了。」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曾說「世界是平的」。善用數位與網路的力量,空間與時間不再是難以超越的藩籬,即便遠隔千百里的人群,也有機會千里一線牽,激盪更多善意。兩間小學宛如灰姑娘童話一般的際遇,只能說是故事的開始。如何讓所有偏遠地區,公平享有數位資源、增進數位包容,這是值得全民共同努力的目標。

台灣人在台灣台灣人在台灣
圖說:智慧教室:學童與講師進行互動

延伸閱讀: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中央研究院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數位訊息創新傳播子計畫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
國家電影資料館 


↑  Top  ↑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姚良婷小姐
信箱:tinayao@gate.sinica.edu.tw

建置維護

相關連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