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主題: 民主 人群 經濟 教育 運動 藝文


政治上的民主 人權上的民主 新聞上的民主

《政治上的民主》

台灣光復初期,為奠定地方自治的基礎,於民國35年成立台北市參議會,而民國39年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後,隨之進入了省轄市市議會時期,台灣地區的政治發展歷經了從威權轉型為民主的過程,代議政治逐步成為政治活動的重心,許多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皆發跡於台北市議會而後立足政壇,如:美麗島事件後,民國70年底,為美麗島大審辯護的律師紛紛投入政治及選舉活動,如謝長廷、陳水扁等人參選第四屆臺北市議員皆獲高票當選;趙少康、郁慕明等新秀,亦以問政犀利、嫻熟議事而令市民印象深刻。解嚴之後的歷任國家元首,如李登輝、陳水扁與馬英九等人均曾擔任過台北市長,他們在台北市議會或為政策辯護,或者接受議員質詢,這些彌足珍貴的議事紀錄,將是「民主政治就是代議政治」的最佳註腳為。為了保存這樣珍貴的民主記憶,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取得台北市議會授權進行「台北市議政資訊與民主記憶數位典藏計畫」進行保存與傳遞。

而隨著時代變遷,歷經黨外人士成立民進黨、宣布解嚴等重大民主事件,台灣過去一黨獨大的政治局勢有很大的變化,民國78年第六屆台北市議會改選。其中連任的老議員僅27位,新人遽增至24人,是改制廿年來「換血」幅度最高的一次,形成台北市議會重整的契機。而新黨、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各政黨席次的消長下,見證了台灣從專制到開放、從一元趨向多元的民主化發展里程。

台北市議會作為首都的民意機關,臺北市議會可說是早期台灣政治發展的指標,為發揮「專家立法」及「民意凝聚」的功能,議會經常舉辦公聽會和座談會,如垃圾處理問題公聽會、電動玩具公聽會…等,乃至通過全國第一部聽證法規─「臺北市議會聽證辦法」,並隨即舉辦全國第一場制度化的聽證會─「自動販賣機管理聽證會」。其擁有許多珍貴民主記憶,是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頁。



過去台北市議會質詢照片
台北市議會1
台北市議會2
台北市議會3
第四屆大會開議 新任議員新氣象

第四屆首次定期大會開議。此屆新任議員近半數,其中不乏各界之專才,如律師出身的陳水扁與謝長廷、國防醫學院教授郁慕明,以及機械工程碩士趙少康等,使議事漸趨為專家導向。
會間修訂了議會議事法規,並通過內湖垃圾焚化爐的先期預算,最後共審議了四百六十一件議案。

華視垃圾處理專題 李艷秋訪問議長
上圖左為議長張建邦,右為記者李艷秋
華視垃圾處理專題 李艷秋訪問議長

華視於民國71年5月晚間新聞中,增闢了垃圾處理專題之系列報導,並由記者李艷秋採訪張建邦議長,使觀眾瞭解議會對垃圾處理問題的相關看法。

公聽會1
公聽會2
公聽會3
焚化爐各方意見多 公聽會大家好好說

對於臺北市垃圾焚化爐興建地點,各區議員有不同的主張,因此議會決定舉辦垃圾處理公聽會。各方代表與專家、市民齊聚一堂,共同為臺北市的環境與未來進行協商。

小小年紀滿嘴蛀牙 口腔保健防蛀蟲
小小年紀滿嘴蛀牙 口腔保健防蛀蟲
小小年紀滿嘴蛀牙 口腔保健防蛀蟲

針對當時普遍的兒童齲齒問題,議會舉辦了「學童口腔保健工作座談會」,與醫師、專家共同倡導兒童牙齒保健的重要性,以免造成兒童長久性的口腔問題。

二上二下 市長施政報告插曲
二上二下 市長施政報告插曲
二上二下 市長施政報告插曲
二上二下 市長施政報告插曲

楊金欉市長於第二次定期大會進行施政報告。期間有議員提出程序問題,市長甫「開講」約三分鐘便被中斷,只好先行回座。待議員的問題處理完畢後,才又重新上台報告。

電玩查禁爭議大 公聽會討論熱烈
電玩查禁爭議大 公聽會討論熱烈
電玩查禁爭議大 公聽會討論熱烈
電玩查禁爭議大 公聽會討論熱烈

針對日漸興起的電動玩具店風潮,社會開始出現希望政府查禁的聲音。為瞭解電玩存廢所導致的影響,議會特地舉行了公聽會,業者、家長、教育人員等各界人士在會中激烈爭辯,旁聽席一位難求。就連公聽會結束後,都還有民眾在會場外持續討論。

群星聚集議會 爭取藝人權益
上圖為藝人余天
群星聚集議會 爭取藝人權益
上圖為藝人費貞綾
群星聚集議會 爭取藝人權益
上圖為藝人倪敏然
群星聚集議會 爭取藝人權益

余天、費貞綾、倪敏然等二十一位藝人,參加由陳怡榮議員所主持的「演藝人員問題」座談會。藝人們指出演藝人員時常遭受黑道威脅,且政府對藝人的課稅方式亦不盡公平,希望議會能向有關單位反映,以解決演藝人員的種種困境。

第六次大會 聽證法誕生
上圖為議長張建邦
第六次大會 聽證法誕生
上圖為議長楊金欉
第六次大會 聽證法誕生

第六次定期大會於民國73年9月6日開議。 會期間通過了「台北市議會聽證辦法」,為我國第一部聽政辦法,對公民參與政治之助益甚大。

首次聽證會開辦 談論販賣機管理
首次聽證會開辦 談論販賣機管理
上圖為議員陳水扁
首次聽證會開辦 談論販賣機管理
上圖為議員趙少康
首次聽證會開辦 談論販賣機管理

自動販賣機的興起產生了相關問題,因此議會舉辦了「自動販賣機管理問題」聽證會,此為自「台北市議會聽證辦法」訂定以來,首次的正式聽證會。業者、員警、學者等與會人士,先後就販賣機之擺放地點、是否訂立管理辦法等諸多問題,一一陳述與答辯。會議主持人張建邦議長表示,公聽會不會作成結論,但會議紀錄將送交審查會作參考。

兒童優生保健 孕前婚前起步
兒童優生保健 孕前婚前起步
兒童優生保健 孕前婚前起步

議會警政衛生小組舉辦「兒童衛生座談會」,以宣導幼兒衛教觀念。台大婦產科主任李鎡堯指出父母應「認識肚子裡的孩子」,強調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台大小兒科醫師陳炯霖亦倡導哺育母乳,並說明母乳含各類免疫體,對新生兒「好處多多」。

代理市長引發爭議 黨外議員靜坐抗議
代理市長引發爭議 黨外議員靜坐抗議
代理市長引發爭議 黨外議員靜坐抗議

楊金欉市長因病入院,由市府秘書長馬鎮方依臺北市政府組織規程代行市長職務,並代為出席市政總質詢。七位無黨籍議員認為,市長一職由身為事務官的秘書長代理,於法並不合,因此拒絕質詢,並在議員席上靜坐抗議。無黨籍議員並指出,楊市長已入院七十餘日,雖然其健康狀況應予以關懷,然而廣大市民的福址亦不能不顧,因此進一步要求開放市長民選。

杜絕思想箝制 「忠誠資料」進碎紙機
杜絕思想箝制 「忠誠資料」進碎紙機
杜絕思想箝制 「忠誠資料」進碎紙機

過去各行政機關內,設有隸屬調查局的「人事室第二辦公室(通稱人二室)」。人二室建有公務員的「忠誠資料」,從個人信仰、個性至生活瑣事皆有紀錄。雖然人二室一向否認有忠誠資料的存在,但在議員鍥而不捨的追查下,這批忠誠資料終於曝光。

在議會的追查下,忠誠資料全數被要求銷毀,並首先從議會做起,於民國79年5月2日率先銷毀議會員工資料;25日北市府亦跟著銷毀員工忠誠資料,以往嚴格的思想控制終不復存。

議員席上插小旗 藍綠壁壘分明
議員席上插小旗 藍綠壁壘分明
議員席上插小旗 藍綠壁壘分明

民進黨議員從10月17日起在桌面插上黨旗,甚至在座位掛起大幅旗幟。對此林晉章議員率先提出異議,質疑議事廳內掛上黨旗是否合宜?最後陳健治議長裁定可在桌上插小旗,而江碩平議員也替國民黨的議員們逐一插上小國旗,才終止了插旗的爭議,但議員席也因此顯得立場分明。

研議都更獎勵辦法 議會召開座談會
研議都更獎勵辦法 議會召開座談會
研議都更獎勵辦法 議會召開座談會

單行法規委員會在審議「台北市都市更新實施辦法」修正案時,對於獎勵投資的相關規定,認為應慎重聽取各方意見,因此召開了「台北市都市更新」座談會,由鄭貴夏議員主持。會中市府官員與建築業者一致認為,有關更新地區之土地取得,其法源依據與獎勵政策皆不明確,使得都市更新往往遭遇極大阻力;學者則希望政府能在都市更新裡更為積極,如主動興建更新地區的公共建設,以提升民眾的配合意願。


延伸閱讀:
台北市議政資訊與民主記憶數位典藏計畫 
國家檔案管理局主題檔案館 
 

↑  Top  ↑

《人權上的民主》


婦女新知與婦運覺醒

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總被世人誤解,她的開朗熱情被解讀為放蕩、她的積極被認作不矜持;羞赧的白玫瑰是溫良的婦女,她被賦予相夫教子的職責,在傳統家庭裡是一個沒有、也不能有聲音的人。關於這類刻劃女性的文字,道盡了自古以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如此簡單的二分刻版印象,婦女運動的初始也因此充滿了艱困與顛簸。台灣婦女運動起步雖然晚,但從1970年代早期,由呂秀蓮提出新女性主義開始,即在這片土地中灑下了兩性平等的種籽。

婦女運動遊行

婦女新知與婦運覺醒

1982年李元貞等人創立「婦女新知雜誌社」。在戒嚴的環境下,台灣婦女運動只能在不牽動國家政治、經濟層面的前提下運作,持續關注著性別議題。「過去我們喜歡用婦女活動這個名詞去關心女性議題,比較不願意讓人問起我們雜誌是在做什麼的。」吳嘉麗教授憶起這段時期的婦女運動,總是因為盤根錯節的現實狀況而產生糾結的複雜情緒。當時以「婦女新知」這樣保守的名稱,取代較具爭議性的「婦女運動」,但雜誌社的英文名字「Awakening」,卻隱隱浮動著劃時代的改變。


Awakening:記憶覺醒的痕跡

解嚴後,「婦女新知雜誌社」改組為基金會,成為主導台灣婦運的重要團體,除了出版雜誌、舉辦各種成長活動及營隊之外,也和校園性別研究社團合作舉行座談來提倡女性自覺,同時橫向串聯其他人權團體來推動體制改造。經過這樣的努力,使台灣女性在參政權、財產繼承權、就業市場開放等多面向不平等制度上,比其他鄰近國家皆有顯著改善。

「婦女新知基金會」擁有了如此豐碩的婦運資源,卻因其為民間團體的本質,使得人員來去頻繁,無法有充足經費建造一個專業的資料室以妥善保存雜誌社所珍藏的婦運史料。吳嘉麗教授表示:「將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出版資料進行數位典藏,在華人世界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經由婦女新知運動史資料庫,可讓許多國、內外學者直接上網查詢,以利婦運資訊的保存與傳播、提供給更多民眾使用,對他們及我們自己從事性別研究的人來說,這實在是太方便了!」


婦女新知

婦女新知婦女新知

婦女新知

資料庫的應用

「台灣婦女新知運動紀錄資料庫」主要內容是呈現已數位化的出版品,供民眾以關鍵字、年份、書刊名、著作者線上檢索,資料庫中除了雜誌之外,也收錄有座談會、公聽會、連署書、讀者投書等文章與圖片。資料庫主題分類相當多元,性騷擾、家庭暴力、性別工作平等、同居伴侶法、跨性別等議題都被容納進此資料庫中,這些主題更分別涵蓋了身體、教育、家庭及同志議題,打造了一個擁有多元觀點的資料庫。

另外,口述歷史的影音紀錄也匯入資料庫中,使用者都能夠線上檢索。資料庫與「婦女新知基金會」之間橫向串聯,層層環繞,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體。網站包含性騷擾防治的修法歷史,該修法史列出年度相關的公聽會或記者會,使用者可連結到資料庫去搜尋,對於婦運及性別研究者來說,是相當便捷的一個數位化工具。現今的年輕世代不太清楚台灣性別議題的進展,對於過去的台灣婦女運動史 更是所知甚少,資料庫作為性別教育的素材,將帶領使用者更接近運動史料與性別相關的辯論檔案,將過去與現代的脈絡穿引成一線,延續到未來。


永續的記憶

循序漸進,是計畫執行者的期許,台灣的婦女運動以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記錄典藏的數位工作者在後方追趕,奮力抓取珍貴的每一片段。「台灣婦女新知運動紀錄資料庫」不僅將多年來台灣婦女運動的發展歷程、議題倡導與性別教育做了完整保存,也將無限期接軌到下一個世紀。文明的進步讓資料得以永久保存,我們也得以見證當年女性的勇敢覺醒。


延伸閱讀:
98_Awakening_明日的記憶專刊
國家檔案管理局主題檔案館
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 

↑  Top  ↑

《新聞上的民主》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戒嚴令,因而解除黨禁與報禁;解除戒嚴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台灣人民因而獲得言論與集會遊行的自由。其中報禁的解除,促使許多民間人士投入辦報事業,讓台灣的報業市場從過去黨國箝制與國家干預的環境逐步走入市場的自由競爭環境。解嚴前舊有的幾家報社,諸如《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以及後來結束發行的《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等,均在報禁解除後同時面臨市場競爭與資訊科技進步的挑戰與壓力。

因為攝影技術的普及化與通訊技術的進步,讓今天資訊傳遞的速度遠比二十世紀快速許多,也不再是掌握在少數專家手中的特殊技術。一個國小學生,只要手中持有照相手機,便可以將眼前的事物拍攝下來,即時傳送到地球上任何通訊可達的角落。打開網路相簿或部落格,我們可以看到億萬張的照片張貼在網路空間裡;照片出現在今天的資訊環境中,已經顯得極為簡單與理所當然。然而,正因為照片在現代化的社會生活是如此容易取得,便能與二十世紀末期的底片攝影形成對照,突顯出底片攝影時代的差異性與其珍貴價值。

戒嚴與解嚴時期的新聞攝影照片的今日意義

戒嚴時期,人民不僅沒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資訊更是受控於少數菁英與掌權者手中。在黨國一體的政治環境中,傳播媒體傳遞的多半是歌功頌德的正面消息;報紙上的新聞照片既少又小,呈現的內容不是安排拍攝的官式照片,就是觀點與視角一元化的紀實拍攝。

一九八○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時期,為不滿於當時政治與社會環境的知識分子展開了無限的發展空間,眾多有志青年投入報導攝影行列,包含《中國時報》在內的許多報社也在此刻召募了大批的攝影新血。這些熱血青年投身媒體、走入群眾原鄉、貼近底層社會、記錄人間故事。他們懷抱著人道主義,勇敢地說出事實真相,讓許多因為城鄉差距與資訊不對稱所不為人知的故事,在這段時間因而有機會在媒體上被揭露。

與戒嚴時期相對照,一九八○年代所生產出來的大量寫實影像,自有其歷史意義與重要性。這些照片記錄台灣政治民主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讓沒有參與歷史的人可以藉著這些照片了解當年所謂「老國代」指的是哪些人、五二○農民大遊行的激烈狀況、少數民族與弱勢族群如何爭取平等、冷戰結束與柏林圍牆倒塌以後台灣跟著產生了什麼改變、解禁以後的飆車族如何在社會中出現、天安門事件發生時台灣青年知識分子做了什麼事、萬年國會如何走入歷史…等重要的歷史與社會事件。

歷史影像數位化的意義與幫助

作為一個社會重要的新聞資訊來源,《中國時報》將歷史新聞底片予以數位化自然有其正面的意義。

台灣的報社向來沒有重視影像資料的觀念,包含擁有大量影像資料庫的中央通訊社在內,始終沒有有效地管理影像庫。直至網際網路普遍化,以及港媒《蘋果日報》登台發行以後,影像逐漸成為這些媒體重要的資訊媒介,台灣媒體才在市場競爭中覺醒,開始重視影像庫的管理與利用。以《中國時報》而言,早期建檔的數位化圖片皆是經過記者挑選而發稿的新聞照片;這些為了符合當日新聞需要而被挑選的照片,其影像的意義有其侷限性。換言之,不符合當日新聞需要的影像便被閒置在底片庫當中,而這些底片也會隨著時間逐漸老化,最終損壞至無法使用。這些歷史影像的原稿若能夠透過數位化建檔分類,對於學術研究必然是一項珍貴的資源。

今日,《中國時報》欲將一九八八年至二○○○年間的政治新聞照片數位化建檔,並提供給學術單位使用,是媒體作為一個社會公器應盡的責任,也是一項具有遠見的計畫,為時雖晚,但值得與時間追趕。不僅如此,更建議該報逐步擴大建檔類別與年代;不只是政治新聞,還要擴大至各版各類的圖片,並追溯至所有尚能使用的底片所屬年代。此外,許多僅留下「紙本照片」的檔案,也應該以高階平台式掃描的方式加以數位化保存。

歷史影像經過數位化而成為一定程度的公共財,是資訊民主化的重要步伐。解除戒嚴對台灣人民而言是政治民主化、言論鬆綁、資訊自由的象徵,然而媒體商業化卻也讓新聞自由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今日的《中國時報》已經是個完全由商業集團經營的媒體,姑且不論其政治立場與商業利益考量,報社作為一社會公器,能夠與政府及學術部門合作,將部分的歷史影像予以永久保存並成為公共財,就事論事,是能夠予以肯定的作為。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拋磚引玉的舉動,讓更多媒體集團能夠投入這項工程,為台灣歷史盡一份力量。


新聞民主

延伸閱讀:
97_中國時報_時光專刊

↑  Top  ↑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姚良婷小姐
信箱:tinayao@gate.sinica.edu.tw

建置維護

相關連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