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主題: 民主 人群 經濟 教育 運動 藝文


百年教育 日治時期 早期生活 現代生活 未來生活


百年教育


國家檔案管理局主題檔案館教育檔案


延伸閱讀:
國家檔案管理局主題檔案館


↑  Top  ↑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學習方式:美術教學篇

太陽旗下‧美術課——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在殖民地的美術教課書中,孩子們的第一幅畫作,經常是日本國旗「日之丸」


追尋台灣過往的美學教育實踐

如果我們用蔣渭水先生那著名的診斷書筆觸來回顧過去,台灣的身份曾經是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島上人們內心的認同宛如失根的浮萍。殖民者帶來亡國的痛苦、異族的宰制,卻也因為社會體制的變化,而讓台灣社會與文化產生翻天覆地的革新。

以美術來說,台灣並非是個全無美學素養的島嶼,十三行文化人留下的人面陶罐上那靜謐微笑,在千年之後仍然吸引著願意靜心欣賞她的有緣人;原住民尊重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文化價值,也忠實反映在各類服飾、雕刻上;即便是數百年前才渡過黑水溝的漢人,也將祖居地的建築與宗教藝術紮根於斯。不過,在烈日灼身的1895之前,無論是台灣原住民或是漢人社會,都沒有將美學納入正規的教育體制當中;尚未歸屬於學院的美學實踐,充滿著濃厚的常民性格。而在日本殖民體制逐漸確立,「和洋折衷」的近代化教育思維被引進台灣大時代環境之後,台灣人在日本政府開辦的學校教室裡,與東、西洋美術展開了一場跨越文明的邂逅。透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主持的「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台灣歷史的流轉與脈動。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在日本殖民時期專供原住民小朋友使用的美術教課書中,台灣山林景觀、原住民族的背簍、山林中的農作與動物等等物質文化,全都納入教課書中,成為原住民兒童的繪畫初體驗。


圖像所見的百年

初踏進楊孟哲教授的研究室,在芬芳茶香中,一瞬間,我們遠離了二十一世紀台北的車水馬龍,緩緩步進1895年的蜿蜒巷弄。一本本剪報、一張張明信片,都是楊教授多年來的收藏心血。在那個沒有YouTube、沒有電視與網路,且報紙在亞洲仍是新穎傳播媒體的年代,由畫家手繪而成的畫報類作品,搭配上文字記者的生花妙筆,就是閱聽人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與當時的亞洲其他文化相較,十九世紀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不僅全體國民的識字率較高、經濟發展也位居亞洲首席,又有江戶時代以降浮世繪等美術流派為基底,加上十九世紀末的日本開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都讓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日本大眾傳播媒體美術作品,成為亞洲歷史文化的另類見證。

在楊教授收藏的戰報中,我們看到帶著東洋畫風筆觸、穿著西洋軍服的日本軍士兵,在遼東、澎湖等地的戰場上擊敗清軍的榮光。我們也見到1930年代,入侵中國的日軍隨軍畫家,運用西方美術筆觸記錄他們所目睹的東北平原風光、華北中國城鎮,以及皇軍的英雄事蹟。儘管日本畫家的畫風,隨著他們的時代與風尚多有變遷,但是透過這種影像紀錄,我們不只能夠從中暸解日本人對於這些亞洲重要歷史事件的觀點,更能從中分析出美術在日本國族意識形態及戰爭動員之間的關係。這些極易在日本普羅大眾間流傳的美術作品,或許曾經在當年日本社會中,形塑了被征服土地之異國情調意象、喚起母國人民殖民意識的重要角色。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透過進步機械、國族符號美學象徵與教育體制的合謀,日本國家體制深深地烙印在被殖民者的心中


從美學看殖民者的治術

美學扮演了鼓舞殖民者向外拓張的角色,對於被殖民者來說,「美學」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關於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的治術與遺緒,楊孟哲教授有著極為深刻的體驗。當楊教授在日本完成學業時,他的父親曾到日本參加畢業典禮,沒想到老人家在電視上一聽到日本軍歌與昭和時期的閱兵景況,目光便捨不得離開螢光幕了!也因為父祖輩對日本殖民時期歌曲的追憶,讓楊教授開始鑽研日本殖民時期的一切。

或許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注腳。在1915年之前,日本在台灣的統治確實充滿著暴力與血腥色彩,但在軍警系統之外,日本政府也積極運用教育手段,將原本不存於台灣社會各族群文化之近代國族認同,鑲嵌於每位受教育者的心中。 目前,楊教授所收集的日治時期美術教課書,以昭和時期為最大宗,從日本移民、「灣生」(在台日人於台灣居留期間所生子女,便稱為灣生)、平地人,到最後被納入殖民統治的原住民教育體制,皆已進行完善的收集與數位化工作。在教授的熱情招呼下,我們走到數位化工作室的燈箱前,帶著三分好奇、七分敬畏的思緒,窺伺著那個遙遠的時代。

在歷史教科書中,我們都知道當年台灣的基礎教育,基本上區分為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平地漢人就讀的「公學校」,以及供原住民兒童就讀的「蕃童教育所」。不過,透過實地展閱這些教課書,我們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台灣小朋友,並非在荒蕪一片的知識園地中求學、囫圇吞棗地被灌輸忠君愛國的皇民意識。無論是日本人、平地人或是原住民,日本教育當局都安排有完整的美術啟蒙課程,透過細緻的教育操作手法,讓台灣人得以「成為日本人」。

在這段時期的美術教課書中,第一課、也是孩子們筆下的第一幅圖畫,往往就是日本國旗「日之丸」,接下來的「運動會」、「鯉魚旗」、「巴士」、「塗有日之丸的飛機」等,更讓孩子們在輕鬆的美術課中,逐漸浸淫日本文化,並且透過圖像的觀察與臨摹,強化對高科技、國際現勢等議題的認知,建立殖民地兒童對日本文明的認同感。更令人詫異的是,日本政府在編纂教課書時,還針對原住民地區特別設計不同版本的教材,讓原住民兒童能夠循序漸進地「接受文明的洗禮」。在原住民版本的美術教課書中,除了上述所提「日之丸」、「鯉魚旗」等繪畫課程外,台灣山林景觀、原住民族的背簍、山林中的農作與動物等等物質文化,全都納入教課書中,成為原住民兒童的繪畫初體驗。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在這幅「運動會」中,我們除了看到畫面右方身著官服的日本教員,以及在運動場兩側觀賞體育活動、間雜著抽著煙斗原住民的行列,更引人注目的或許正是那群懷著孺慕之心、奔向日之丸的小朋友...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各版本美術教課書的精細程度。日本本國所使用的美術教課書,在質量上皆屬上乘。不過,編纂供同齡台灣人的教課書中,繪畫的筆觸就顯得較為簡單、也較容易臨摹;而原住民兒童使用的美術課本中,各種物件的寫生難度就更低了。這種教課書的編纂與內容上所呈現的差序,反映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赤裸裸的差異,即便是高唱文明開化的殖民主義,在面對異己他者時,己尊彼卑的心態仍會不經意地在這等細節中顯露出來。而值得漢人省思的是,在戰後原住民政策上,儘管主流社會高唱平等,但在文化上所展現的同化主義,是否和日本政府一樣、持續摧折原住民族的文化與認同呢?這又是另外一個迥異的思考方向了。


回歸與累積‧追求台灣歷史原貌

在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撤退、由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這座島嶼再度歷經翻天覆地的改變。「去皇民化運動」在1945-1955年那宛如消失的十年間如火如荼進行,日本文化的本質是國民政府亟欲剷除的對象,但是某些日本殖民時期的教育痕跡,卻又隱隱約約地側身於美術教課書之中,孩子們在美術課第一課要畫的主題,從「日之丸」改成了「青天白日滿地紅」。這或許也是政權興替之時,升斗小民所必須面對的小小悲喜吧!

也由於對歷史的斷裂與失憶,使得楊孟哲教授在執行「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時,必須從最基礎的史料蒐集、整理步驟開始,建置妥善的典藏環境,乃至於進階的數位影像拍攝掃描、資料建檔、數位編碼、後設資料建置、甚至是對於史料的深度解說與研究,都是由計畫團隊辛辛苦苦從無到有、一手包辦。目前計畫團隊正著手進行1935年版公學校圖畫帖(全六冊)、1921年公學校教師用圖畫帖(全一大冊)整理工作。同時也將美術教學的史料視野擴及當年日本在台殖民教育體系內的雜誌、同時期島內外學校軟硬體設施,甚至是各項博覽會中台灣主題館舍的影像,希望透過最具全貌的資料蒐藏,儘可能呈現當時台灣在太陽旗下美術課的實態。由此可知這項計畫背後所蘊含的無限可能性,相當值得專業研究者與希望認識過往台灣的社會大眾期待。

楊孟哲教授希望,未來能夠運用這些史料,編纂一部《台灣美術教育沿革誌》,相信對於回歸單純的歷史與土地認同、進行學術知識的累積,應該會產生實際的幫助。楊教授也期盼這套美術教課書數位化資源,能夠提供學術界與文化工作者,作為追索台灣歷史原貌之用。台灣美術史,除了陳澄波、黃土水等名家的作品之外,還有一幅屬於百姓的書頁,等待人們去探索、去發掘。 走出意識形態的對立,這些泛黃的教課書,是阿公阿媽上過的課、走過的歷史。也許就在我們原本未曾料想到的網路轉角處,一幅古風樸拙的畫筆下,我們可以爬梳、重繪出數十載之前,島上人們的心靈地圖。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表現人物各種姿態與服裝,以學校常見姿態為主。如棒球、寫作、坐姿、站姿、運動賽跑,以及學校制服、體運服裝。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讓兒童畫秋天的山,品味自然之美,寫生景色風光。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日本統治後大量興建水利、重劃土地,大力鼓勵耕作。圖中表現傳統台灣農村生活,農民拿稻穀甩榖的模樣。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臺灣紅瓦建築、特有榕樹以及帶斗笠於樹下乘涼的農民,是典型南方氣氛風景畫。 有如臺灣老畫家陳澄波的畫「嘉義街外」模樣,象徵和諧和樂的台灣農村生活。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讓兒童練習畫圖案,與培養繪製圖案的興趣。

台灣美學教育
圖說:讓兒童畫出學校,練習畫建築物與發表意見。

本文原刊於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之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明日的記憶」成果專刊,撰稿期間獲得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楊孟哲主持人與同仁,鼎力協助各項專訪與稿件校正事宜,謹此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延伸閱讀:
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教科書數位典藏計畫


↑  Top  ↑


早期生活

早期生活學習方式:營養午餐篇

民國51年,教育廳於民國50年起指定全省70多所國民學校,示範營養午餐供應學童。木柵國民學校經過一年的試驗,成績極為圓滿,其廚房設備極為理想,一切以營養衛生為主。營養午餐供應的對象是5、6年級家庭離學校太遠、家境貧苦、營養不好的學生。另外,木柵學校亦供牛奶,讓1千多位學生免費享用。當局的措施,帶給貧苦兒童極大的福利。



延伸閱讀:
國家電影資料館


↑  Top  ↑


現代生活

【雙語教學】

臺灣礦物之美

精選十件臺灣特色礦物,展現本土地質特色及典藏品價值,為臺灣開啟一扇地質之門,供全世界探訪與鑑賞。 「臺大典藏數位化計畫」推動數位典藏成果雙語應用,促使公眾近用及全球使用。將數位化成果以主題性及中英文雙語化網頁方式進行呈現,增進國際學術與社會交流。

延伸閱讀: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台灣魚類資料庫 
台灣貝類資料庫 
台灣本土植物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技術研發與整合計畫 


↑  Top  ↑

未來生活


未來生活學習方式:行動學習篇
智慧教室/未來教室

推動「智慧教室」,整合各項資訊設備,提供一個敎學更有效率、學習更有成效、且能培養學生更高層次能力的學習環境。

電子書

研發知識關聯檢索技術與繁簡轉換翻譯技術,結合電子書現有的閱讀功能發展學習用電子書模組,提供學習者知識標記、知識關聯圖與繁簡互換服務,讓原先電子書從閱讀定位能延伸至學習層面。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 

↑  Top  ↑




聯絡資訊

聯絡人:姚良婷小姐
信箱:tinayao@gate.sinica.edu.tw

建置維護

相關連結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