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總覽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 亮點成果介紹-扮演橋接角色,將中華文化與台灣特色傳遞到國際;並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與國際接軌
國際會議
吸引
388位參與者共襄盛舉
2010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參與數
論文全文投稿篇數較2009年成長2
持續與國際夥伴穩定發展合作關係,並積極建立新的合作管道
運用典藏技術協助國內相關典藏單位進行典藏品數位化之重建
會員數比去年度成長了27%
MCN台灣分會2010年之申請會員數
Culturemondo將同步聯播超過30個網站資訊
已完成1,232,888字典藏品翻譯工作
本計畫建置「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翻譯平台」以支援不同身分的譯者協助翻譯工作的進行
 
扮演橋接角色,將中華文化與台灣特色傳遞到國際
並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與國際接軌
 
已合作交流之國家達 13國及69個機構
促進國際交流有系統地大量蒐集海外模式標本,對於提昇國內研究資源完整性將有重大之幫助。
  亮點成果主題

 目錄導覽

扮演橋接角色,將中華文化與台灣特色傳遞到國際;並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與國際接軌

 

  亮點成果介紹

 

1. 1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

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是相應本國家型計畫中中文成果入口網之英文入口網,本站蒐集台灣別具特色數位化成果透過展覽(Exhibition)、珍藏特集(Facets of Taiwan)、精品賞析(A Slice of Wonder)、教育資源(Educational Resources)及資源合集層次(Collection Level Description)等單元,體驗台灣在文化與生物上的魅力,不論是故宮的翠玉白菜、原住民的傳統祭儀或台灣特有生物,您都可以透過本站深入淺出英文介紹一窺究竟,體驗東方意向與台灣多元文化。

1.2天地宮英文化介面

點圖連結至天地宮英文介面

「天地宮」於97年度中旬於中文成果入口網上線後,大獲華語使用者好評。為使國際人士亦能透過「天地宮」來認識台灣的廟宇文化與神祇,本計畫於98年度起,著手規劃天地宮英文化作業,由子計畫一翻譯中文版上內容,由子計畫二執行Flash之英文製作與部分內容翻譯,目前已經正式上線。

1.3多媒體3D專案系統
為加強精緻典藏品數位化後加值,本計畫開始規劃「多媒體3D專案系統」之建置,由入口網與四個典藏合作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分別由各個機構企畫一個單元故事,內容包括:

圖一:達悟族人拼板舟(The Tatara Boat),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圖二:皇帶魚(The Earthquake Fish),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提供

圖三:人面陶罐(The Earthenware),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

鍬形蟲(The Shovel Bug),國立台灣大學提供

1.4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西班牙版)

為數位台灣文化入口網之西班牙版,而翻譯的工作主要由子計畫一負責,網站由子計畫二負責建置,將逐年翻譯英文版入口網內容。

1.5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與國際接軌

本計畫扮演生物多樣性資料整合的關鍵區位,除了以整合數位典藏計畫所產出生物多樣性資料外,更透過本計畫所引進TAPIR成功整合國內分散於
各地自然藏品資料(以非參加數位典藏計畫機構為主,英文性的資料可以GBIF分享,而中文資料則於TaiBIF建立檢索平台,目前約有80萬以上的資料。

1.6 物種出現紀錄整合平台

資訊架構主要是利用TAPIR將分散的資源串連起來,並使用jqGrid與Google Map為核心呈現資料的兩個元件,透過四種不同功能以協助查詢不同資料庫的出現記錄,功能如下:

● 直接輸入學名查詢:將同物異名整合至標本搜尋的範圍,因此可利用此
功能一併檢視過去 不同研究階段所使用學名的標本。

● 物種瀏覽:以生物分類階層進行瀏覽

● 單位瀏覽:以資料提供單位進行瀏覽。

●地圖瀏覽:以地理空間進行查詢,而地圖服務採用Google Map為主要
呈現地理參照資訊

前往下一成果
關於我們 201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年度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