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管中祥助理教授所執行的公開徵案,即以建置一公民數位影音資料庫,作為
紀錄公民行動之用,讓資料庫不僅是靜止的資料,更以公民組織為紀錄與典藏行動主
體,透過公民團體的行動紀錄,建立一個由下而上,反映社會需求的影音資料典藏與
傳佈中心。本計畫於公民行動發生的第一時間至現場做影像紀錄,試圖典藏「進行中
」的重大社會事件,對於保存公民行動紀錄至關重要。今年國內多起重大公民事件如
苗栗縣政府強制徵收大埔農地事件、國光石化環保議題等,都是由此計畫在地公民行
動影音記者率先紀錄並發佈。
本計劃目的在於紀錄長期受主流媒體忽視的公民倡議行動,並將影像資料累積成一影
像資料庫,提供資料庫平台供人查閱,系統地累積起社會變遷當中公民議題的轉變與
過程。讓科技進步與紀錄工具普及的當代,除了文字的書寫之外亦累積起影像的社會
史片段。除了作為歷史的影像資料庫之外,本計劃也期望扮演起一另類媒體的角色,
透過剪接紀錄下的影像,並上傳至資料庫網站,散佈近期的公民倡議活動消息,引發
公共參與與討論,企圖實現媒體作為公共領域論說產生的領域。此外,針對本計畫所
拍攝的公民團體的行動影音,不單只是如同主流媒體一般,只在意單一事件或時效性
的紀錄,本計畫致力於關心公民團體行動做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並且以專題的型式
呈現,讓使用者可以對該公民團體行動更加了解,也為社會運動發展做完整的紀錄。
本資料庫的工作項目可分為「影音生產與資料建置」以及「公民培力與活動推廣」兩
大項方向。在「影音生產與資料建置」方面,「公民行動影音記錄資料庫」不只是資
料庫,也為台灣公民社會的各種能動性留下記錄,讓台灣公民社會的多元聲音被聽到
。換句話說,「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具有「資料庫」與「另類媒體」的雙重特
質。在「公民培力與活動推廣」方面,本年度的工作內容中有一項工作計畫希望培養
在地特派員。也就是在北區以外,培養有公民意識且有基本拍攝能力的公民新聞報導
者。本計畫已經新增一位高雄在地特派員,未來也希望能夠在中南部地區增加更多的
在地特派員。尤其是今年逢八八水災一周年,關於在地的重建仍需要很多人持續關注
重建方向後續發展。然而對於一般商業主流媒體而言,由於成本以及時效的考量,皆
少有主流媒體持續關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一個在地的並且以公民的觀點記錄重建
過程更顯重要。本計畫試圖建立北區以外的公民記者網絡,以資源共享的方式協成具
在地觀點的公民記者拍攝記錄公民新聞。在接下來的計畫安排中,希望可以加強與公
民團體的連結以及進行影像培力工作,讓公民記者深入社區並且能夠積極涉入社區事
務。
本計畫除了在研究上提供更多由下而上的思維與現實,也期待能彌補主流媒體傾斜的
現況,進而促成公民團體理念與文化的多元展現,累積民間社會行動經驗,擴大社會
動能。透過「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建制以達到公民團體社會行動的紀錄、保
存與傳佈;以及公民影音行動之培力。
|